为深化师范生职业素养培育,助力学生积累班主任工作经验,6月23日13:30,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实训楼309教室举办“做春天里最美的艳阳——教师成长永远在路上”教师经验分享会。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何春艳老师受邀主讲,学院副院长王晓翔、马宝娟老师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2023级、2024级本科生、研究生参加此次分享会。
首先,何春艳老师向同学们分享自己30年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如何通过严格的课堂管理和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来提升教学质量,强调教师成长离不开学习培训、同伴互助和学校培养。无论处于哪一阶段都要不断地去反思和应对教学中的新问题,鼓励我们应坚守初心,持续学习,提升课堂效率。她引用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的四个教育信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告诉我们,应通过细节来关心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她认为爱是相互的,教师的付出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其次,何春艳老师强调,教学设计与课堂创新极为重要。她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创新,如通过时事新闻和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创设和问题导入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并强调教学设计应紧跟时代变化。她提到,在教授哲学和逻辑部分时可以用改编歌曲和案例分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哲学有点甜”这首歌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观点,通过“唐纳学归纳”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讲授法律的相关知识时,何春艳老师通过电影《第二十条》中的情节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并强调法律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培养。教学反思与改进对教师来说也很重要,她分享了自己通过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整合社会资源和教材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打破教材的界限,实现教材的活化。最后,马宝娟老师总结道:“何春艳老师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正高级教师、滨城名师,始终以‘有心、有爱、坚持’的态度扎根教育一线。她的奋斗历程印证了教师成长是永无止境的修行。希望同学们以何老师为标杆,做‘春天里最美的艳阳’,用思政课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种,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
通过本次教育见习活动,我院学子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从师技能,结合所学知识和经验,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思政课教师。

文字:学习部
编辑:张旭炎
初审:曾—环
终审:傅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