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抗击疫情期间,我院通过开设“云端”思政课,充分发挥在战“疫”铸“魂”中的特殊作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在线教学中,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人生理想中,主动投入到这场抗“疫”防控战役中,肩负起青年学子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上好“云端”思政课,学院及时作出了线上教学的工作安排,确保思政课“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相关培训,进行在线交流,开展集体备课,每一位老师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授课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和授课方式,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课前准备环节、线上授课环节和课后答疑环节,各环节紧紧相扣、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开展与学生的互动,以理服人,以情育人,探索适合思政课特色的线上教学模式。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结合教学内容和中国人民抗“疫”故事,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程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相关主题研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使我校“云端”思政课充分显示出抗“疫”的力量。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下思政课教师们各显神通、从容应对的线上教学精彩方案吧。
“新”“心”响应,备战开学。通过全力备课,我们开创了互联网上的新“阵地”。“新”是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心”则是教书育人的初心。在调试课程中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临阵磨枪,稳稳当当。为保证线上教学“一个不少,一个不掉队”,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适用于自己授课的“学习通”+“微信”线上授课方案。总结出一套自学、讲授、讨论、答疑、测验、作业的学习步骤,通过多个平台组合拳配合使用,力求探寻最佳授课效果。
疫情大考,信念答卷。这次特殊的教学经历,让我对当下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强化“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
推动思政课教学形式改革,“线上”教学和“云端”平台共同发声。“线上”教学受场地环境的制约性较低,受时间掌控的限制性较低,生动性不言而喻,适用性显而易见。
深化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科学理论和生活事例同向发力。注重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引用现实的、鲜活的事例。
创新思政课教学实践改革,自我践行和志愿他人齐同引领。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设计战“疫”海报、创造抗“疫”诗作、录制歌颂医护战士的视频等,这是当代大学生在当下“大思政”的背景下的最生动实践。
贯彻思政课教学理念改革,传道授业和铸魂育人协同推进。引导学生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坚定“四个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成就自我,让每一名学生完成青春的“蝶变”。
引用典型案例理性评析。引用硬核企业、习近平在武汉等案例,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评析,增强战胜疫情信心。
介绍感人事迹以情育人。引用大连市六院医生、周水子国际机场基层工作人员讲述的抗“疫“故事,阐释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线作业畅谈理想担当。通过线上留作业,引导学生不忘初心使命,树立理想、增强本领、勇于担当。
制定“全面全程全方位”动态导引的网络教学计划。参与雨课堂、超星学习通、腾讯视频会议等相关培训,并进行相关调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严格、细致、灵活的具体要求。
遵循“专题直播—线上讨论—线下总结—综合应用”的综合探究式教学设计思路和过程。授课前,把教材电子版、课件、视频资源等通过学习通发给学生;授课中,通过腾讯视频会议共享屏幕分享课件内容进行音频直播,密切联系新冠肺炎疫情的热点问题;授课后,指导学生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积极参与课堂研讨、总结理论观点。
构建以激发学习动力为核心的多元发展性教学评价方式。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情,重视过程考核,制定多元发展性评价考核方案;以国商学院为例,考核成绩分为主观题考核、客观题考核、分散考核,调动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
注重挖掘“线上教学互动”灵活方式的教学反思与改进。在网络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完善内容,通过线上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另一方面,在授课中优化整合“线上线下”综合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师生、生生教学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晓翔:基于OBE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线上教学经验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包含“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和“持续改进”理念,以“理论教学五步法”为代表的教学方法在线上教学实践中收效良好。
第一步:了解学生情况。对教学对象的背景、基础、偏好等进行前期和持续调研。第二步:转变教育理念。选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开展教学活动。第三步:提升教学品质。通过精选授课内容、强化课堂控制等办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细讲实,将学生存疑之处讲深讲透。第四步:塑造教师形象。注重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第五步:总结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教学成果的进步与积累离不开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不断否定以实现自我超越。以上每一步都详细地比较线上教学优势和劣势,不断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
“云端”思政课,要在增强课程实效性上下大力气、做真工夫。
应对疫情防控需要,确保网络授课效果。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性,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政治要强”,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切实发挥思想引领和政治引导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主动性,迎难而上,主动更新教学理念,适应网络教学模式,加大教学投入;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敢于探索创新,增强网络课堂的交互性,做到心里始终有学生。
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危难中的不改初心,讲清中国梦想;通过危机中展现的力量,讲透中国优势;通过危险中的“最美逆行”,讲活中国精神。
聚焦立德树人任务,提升思政教育实效。要激发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引领学生成为自豪的“中国儿女”;要激发学习动力,增长本领才干,引领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国力量”;要激发责任意识,担当时代使命,引领学生成为优秀的“中国脊梁”。